復旦大學中山醫院為助力醫療行業發展,成功轉化25項專利
更新時間:2021-05-24 11:48:18?點擊:次 ? 企業動態
5月20日,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的第二期“專利沙龍”上獲悉,該院成功轉化專利25項,簽約項目涵蓋肝外科、心內科、內鏡中心和內分泌科等學科領域,均為該院相關科室專家團隊的創新發明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代表醫院與專利受讓企業進行簽約。
近年來,我國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力度日益增強。高校與附屬研究型醫院是我國現有醫療體系的核心,也是科技創新工作的最大平臺之一。
樊嘉表示,該院一直鼓勵醫務人員在工作中發明創造,做一名“既懂臨床、又懂科研”的“研究型醫生”,掌握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創新技術,通過科研提升醫療技術水平,救助更多病人。
醫務工作者和科研人員是研究型醫院發揮創新力的寶貴資源和核心要素。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周儉教授介紹,為提高年輕醫生和科研人員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助推臨床創新“最初一公里”,該院科研處于2009年設立科技創新基金。今年,為進一步促進科研創新成果盡快達成產學研合作,中山醫院對創新基金進行全新改版,根據發明成果處于產品化的不同階段進行資助,分為孵化、培育、助推三個類別,以幫助發明人更好地打造創新樣品、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
經過激烈的角逐,共有33個項目獲得本次創新基金資助,包括“一種預測肝細胞癌患者免疫治療反應和術后生存的免疫基因預測模型及微陣列芯片試劑盒”“應用于肺腺癌細胞亞群的一組qRT-PCR內參基因及其應用”“FXR激動劑在制備抑制高分化脂肪肉瘤去分化相關藥物中的研究”等。
此外,本次專利沙龍還設有“創新基金”擂臺賽,項目申請人就各自領域的創新發明展開唇槍舌劍,爭取資金資助;并遴選優秀項目舉行“金點子全網播”,讓醫務人員將自己在醫教研一線奮戰過程中誕生的“金點子”通過網絡平臺廣為展示。(張思瑋)來源:中國科學報
?推薦閱讀
-
江蘇大學主辦第八屆三江知識產權論壇在鎮江舉辦
2021-06-30 ?40 次
-
湖南在我國專利獎金獎中奪得兩項
2021-06-30 ?47 次
-
專利支撐合肥顯示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2021-06-24 ?26 次
-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兩款創新藥獲批上市
2021-06-24 ?27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