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潛心鉆研 提供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
更新時間:2019-10-12 14:06:15?點擊:次 ? 企業動態
七十載櫛風沐雨,七十年春華秋實,七十年砥礪奮進,神州大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的知識產權事業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根本轉變。回顧70年的非凡歷程,我們可以自豪地說,我國的知識產權事業一步一步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不僅成功趕上了時代,順應了時代,還有力地支撐了時代的發展。然而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努力,他們賦予了歷史向前的力量。任何一個行業,都不乏各領域的引領者,他們不一定處于“金字塔”尖,卻在細分領域十年如一日的耕耘,用樸實的力量,致力于推動行業的健康與發展。
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運用促進部副部長陳宇萍: 潛心鉆研 提供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
潛心為研 研而有色
春播秋種,不是一朝一夕的熱情,更多的是滴水穿石的堅守和細雨潤物的無聲。
以廣東省專利信息中心為起點,在知識產權這一行,陳宇萍一干就是二十一年,親歷了廣東省知識產權行業的大變革和大發展。這對她來說,是奮斗的歷程,也是一種因緣際會。
“作為一名理科女,在大學畢業的時候非常幸運地走進一個新興的、充滿挑戰的行業——專利信息,從此成為一名知識產權人。”扎根知識產權行業,陳宇萍擁有“電子技術高級工程師、科技情報研究員、知識產權司法鑒定人、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員”等多重身份,致力于廣東省知識產權情報分析和研究,專利信息化建設與服務、專利信息人才培養等工作,可謂是廣東省知識產權行業的弄潮兒。
需求驅動 服務創新
“在信息化技術尚未普及的90年代,企事業單位、研發人員等想要獲取國內外專利信息并非容易。”1999年初,陳宇萍參與了單位首個拳頭產品也是國內首個局域網版“企業中外專利信息檢索系統”的開發,解決了企業快速獲取本領域中外專利文獻和信息資源的難題。“我們的產品得到了用戶的認可,服務提升了企業專利信息利用能力和水平,促進了行業、產業技術創新,這是非常有使命感的一件事情。”陳宇萍說到。
此后,圍繞用戶對專利信息和知識產權信息的需求,她積極參與或主持構建廣東省各類知識產權信息運用平臺和知識產權大數據重點實驗室,成功申報并具體建設全國首個國家知識產權局區域專利信息服務(廣州)中心、全國首個國家知識產權局(廣東)專利信息傳播利用基地,積極推動全省企事業單位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2010年始,陳宇萍緊跟廣東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形勢,開拓本單位的知識產權分析研究工作,深入開展廣東省重點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利分析及預警研究、廣東省重大經濟和科技活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國內外知識產權創新動態研究等工作,研究成果既服務于政府部門的決策參考,又服務于企業、產業的升級發展。
2018年,廣東省新組建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陳宇萍又接受新挑戰,開展知識產權交易運營和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等工作,目前正在認真籌備“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
不論是過去專利信息化建設、知識產權分析研究,還是現在的知識產權運用促進,陳宇萍的每一次轉型都緊隨著廣東省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步伐,深入研究各類創新主體的實際需要,提供精準服務,奮力前行。
莘莘學子 使命光榮
“頭雁展翅,群雁高飛”,作為一名黨員干部,陳宇萍深知除了立足本職崗位做出貢獻,更要顧全大局,帶好隊伍,幫助國家培養更多優秀的青年人才。
當被問到想對當代青年知識產權人分享哪些工作經驗時,她說:“要把握好現有的平臺,加倍學習,不斷充實自己;要緊緊圍繞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時刻將服務對象的需求放在心上,盡心竭力提供專業的知識產權服務。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陳宇萍深有感慨:“要感謝我的祖國,感謝我的單位,創造了良好的知識產權環境,讓我們可以在每一個平凡又充滿使命感的崗位上歷練成長。我為我的祖國驕傲,衷心祝愿我的祖國在未來的70年里再創輝煌。”
廣東省特檢院電梯中心主任佘昆:攻堅克難 做好人民安全乘梯的忠實守衛者
1880年,世界上的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電梯在德國誕生,自此依靠曳引機和鋼索曳引系統的電梯形式便成為高層建筑垂直運輸的主要方式。隨著我國電梯產業的跨越式發展,電梯在用量日益增多,電梯運行安全問題成為了社會密切關注的焦點。
感所需:扛起時代賦予的責任
有感于社會的發展需要,我國電梯監管部門應運而生。佘昆所在的團隊十幾年來一直為電梯監管部門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是廣東省電梯檢驗檢測和其技術研究的主力軍,面向全國電梯制造企業開展檢驗檢測技術業務,以及為電梯業主提供安全技術咨詢等個性化服務。
懷揣著理想與未來的憧憬的佘昆,2003年來到了廣東省特檢院。“特種設備檢驗雖然不是我的第一份職業,電梯也不是我入行時涉足的第一類特種設備”,佘昆表示,“但是,后來的職業經歷卻讓我瞬間明白了這份職業的責任和擔當,從而熱愛上了它。”真正的轉變發生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佘昆和同事主動請纓奔赴一線參加震區搶險救災任務,負責震后受損電梯的恢復使用和安全保障工作。當時,一片狼藉的災區景象讓佘昆感觸頗深。在執行電梯恢復和安全檢驗的過程中,面對災區劫后余生的生命,佘昆深刻地理解到守護電梯安全就是守護著老百姓的出行安全,也是守護著每一個家庭的健全和幸福。正所謂“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做好人民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最后一百米”的安全保障,是一份沉甸甸的職業使命,是一份無比光榮的歷史擔當。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佘昆從事電梯檢驗檢測服務已12年有余,而這12年也是我國電梯產業飛速發展的12年。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全國電梯安全狀況數據來看,由2008年的我國在用電梯首次突破100萬臺,到如今遠超過600萬臺,電梯數量日益龐大,而在用電梯萬臺設備亡人率從2007年的0.3下降到2008年的0.03,一方面是電梯總量高歌猛進,另一方面是安全指標可比肩發達國家,實屬不易。這和千千萬萬個佘昆一樣為國家特種設備安全建設的“特檢人”勤懇和敬業分不開。在這項奇跡的創造和見證中,佘昆表示與有榮焉。
有所為:專利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常言道,“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面對日益嚴峻和復雜多變的電梯安全形勢,為了推動電梯安全質量提升,過去12年里佘昆及其團隊一直致力于電梯檢驗檢測的技術創新。早些年,電梯檢驗檢測技術主要沿用歐洲的標準,作為團隊帶頭人,為了徹底吃透國外文獻中標準條文的語境、語義,曾經不太精通英文的佘昆開始苦讀英語,翻爛了一本本英文詞典和技術手冊,只為第一時間了解國外的技術前沿。
如何才能實現“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這一宏愿?負責任的創新是必要條件。在創新的潮流中引領社會責任,是很多領導者對自己的要求和期許。如今,佘昆個人已取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6項,多個研究成果在行業內已經實現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
緊握時代賦予的機會,才能在新技術的浪潮中占據前沿。2018年,佘昆帶領的研究項目“基于電梯安全系統性風險的系列檢測設備研制及關鍵技術研究”獲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殊榮。其中,該項目關于電梯電磁兼容測試技術研究成果被成功推廣于2016年杭州G20峰會、2017年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2017年廣州財富論壇等大型國際會議現場的電梯安全保障工作中。項目研發的超高速電梯安全鉗檢測裝置、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檢測儀、電梯層門加載測試儀等十五項檢驗檢測儀器設備,得到廣泛的社會應用。憑著自身務實苦干、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佘昆及其團隊撬動著創新發展的新天地。
為所有:做安全乘梯的忠實守衛者
廣東是電梯產業大省,擁有125家電梯整機制造企業和29家電梯部件制造企業,電梯整機制造企業占全國六分之一,有日立電梯、蒂森電梯等國際知名品牌,也有廣日、菱王、中富、永日、快意等眾多民族新興品牌。廣東省的電梯整機制造能力和水平在全國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
近幾年,電梯行業發展迅猛,為電梯檢驗檢測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發展,電梯技術也在朝智能化方向發展,比如電梯故障自診斷、快遞機器人乘坐電梯等。佘昆及其團隊緊跟電梯技術創新與發展,研究新技術、新產品的安全要求,在電梯檢驗檢測道路上攻堅克難,做好人民群眾安全乘梯的忠實守衛者。
推薦閱讀
-
江蘇大學主辦第八屆三江知識產權論壇在鎮江舉辦
2021-06-30 ?40 次
-
湖南在我國專利獎金獎中奪得兩項
2021-06-30 ?47 次
-
專利支撐合肥顯示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2021-06-24 ?26 次
-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兩款創新藥獲批上市
2021-06-24 ?27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