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轉戰海外市場如何應對專利流氓
更新時間:2017-09-07 13:58:10?點擊:次 ? 企業動態
智能手機市場已經由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市場競爭加劇,增長空間有限,市場格局逐漸趨于穩定。把眼光放諸海外已經不僅是心理層面的需求,可現實是專利作為一種成熟的商業運作手段。但國內手機企業走出國門,遇到的第一個大問題便是手機專利問題。在搶灘海外市場的過程中稍有不慎,還會遭遇專利流氓的襲擾,因專利問題被起訴、甚至產品禁售。
專利技術沒經過授權就被使用,這很容易被專利流氓盯上,被人鉆空子,有一些所謂的專利流氓公司通過發現專利侵權事件以后,將侵權專利暗自購買回來,然后再對這些侵權公司進行起訴,索賠巨額賠款,從而衍生了一個行業,專門以專利流氓模式進行盈利。眾多知名科技公司都曾經是這些“專利流氓”的攻擊對象。這一現狀明確告示國產手機廠商進軍海外市場,要遵守國際游戲規則,合理使用專利技術,并加強自身知識產權專利技術的積累。目前在海外市場發展良好的國內手機企業,基本上都是在專利方面做得比較到位的企業。
高通作為全球通信行業的引領企業,手握眾多移動通訊專利。,在業內企業自身專利技術的創新和累積方面,其經驗非常值得借鑒。目前高通在全球范圍內提交的專利申請數量已經超過13萬件。高通的發展就是在大量研發資源投入的前提下,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實現了基于底層核心技術的創新。可以說,當前高通屬于當今移動通信領域擁有核心專利最多的那類企業。過去30 多年來,高通一直致力于推動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從最初的3G到4G,到現在行業熱議的5G,都離不開高通的貢獻。
每年,高通把營收的20%投入到新技術的研發中,這些投入了巨額資金產生的研發成果對整個通信行業的發展具有基礎性的重要作用。高通在技術的研發上進行了大量投入,并且通過專利授權把技術和產業界分享。同時,高通的創新通過專利授權的形式獲得豐厚回報,變現資金又持續投入研發,反哺后續的創新和技術研發。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使得自身創新能夠充分變現為商業價值,能夠推動持續的創新,形成了專利積累的良性循環。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手機廠商自身重視自身IP積累和技術創新,才不會因專利不足而遭遇專利流氓時受挫。
高通在研發的同時也注重專利技術的應用,通過專利授權模式與合作伙伴共同開拓市場。在2014年,市面上搭載高通驍龍處理器的安卓手機就已經超過10億部。根據研究機構iSuppli數據,從2007年一季度開始,高通就已經是全球最大無線半導體供應商,直到現在都一直保持這個地位。這一切都與高通持續的創新和知識產權的累積是分不開的。
創新無論成敗,其本質上就是一個大規模試錯的過程。在研發上花費了大量的成本,可能僅有極少量的成果能實現預期的價值。所以專利和知識產權的成果來之不易,對其進行保護就是保護創新。使用了他人的專利技術理應付出合理的費用,否則一邊使用著他人的技術專利,卻拒絕支付合理的專利授權費用,這也就形成了另一種專利流氓的模式。這種搭便車思維短期可能會起到作用,長期對企業發展不會有任何好處。
國產手機在出海的過程中只有持續創新,研發自己的專利、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才能有效的避免專利流氓的襲擊。同時也一定要學會尊重別人的專利技術和知識產權,正視知識產權在智能手機企業國際化道路上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在海外市場不斷發展壯大。遵守了游戲規則,市場競爭才會更加良性和有序,進而推動整個產業的持續創新和發展。
專利技術沒經過授權就被使用,這很容易被專利流氓盯上,被人鉆空子,有一些所謂的專利流氓公司通過發現專利侵權事件以后,將侵權專利暗自購買回來,然后再對這些侵權公司進行起訴,索賠巨額賠款,從而衍生了一個行業,專門以專利流氓模式進行盈利。眾多知名科技公司都曾經是這些“專利流氓”的攻擊對象。這一現狀明確告示國產手機廠商進軍海外市場,要遵守國際游戲規則,合理使用專利技術,并加強自身知識產權專利技術的積累。目前在海外市場發展良好的國內手機企業,基本上都是在專利方面做得比較到位的企業。
高通作為全球通信行業的引領企業,手握眾多移動通訊專利。,在業內企業自身專利技術的創新和累積方面,其經驗非常值得借鑒。目前高通在全球范圍內提交的專利申請數量已經超過13萬件。高通的發展就是在大量研發資源投入的前提下,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實現了基于底層核心技術的創新。可以說,當前高通屬于當今移動通信領域擁有核心專利最多的那類企業。過去30 多年來,高通一直致力于推動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從最初的3G到4G,到現在行業熱議的5G,都離不開高通的貢獻。
每年,高通把營收的20%投入到新技術的研發中,這些投入了巨額資金產生的研發成果對整個通信行業的發展具有基礎性的重要作用。高通在技術的研發上進行了大量投入,并且通過專利授權把技術和產業界分享。同時,高通的創新通過專利授權的形式獲得豐厚回報,變現資金又持續投入研發,反哺后續的創新和技術研發。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使得自身創新能夠充分變現為商業價值,能夠推動持續的創新,形成了專利積累的良性循環。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手機廠商自身重視自身IP積累和技術創新,才不會因專利不足而遭遇專利流氓時受挫。
高通在研發的同時也注重專利技術的應用,通過專利授權模式與合作伙伴共同開拓市場。在2014年,市面上搭載高通驍龍處理器的安卓手機就已經超過10億部。根據研究機構iSuppli數據,從2007年一季度開始,高通就已經是全球最大無線半導體供應商,直到現在都一直保持這個地位。這一切都與高通持續的創新和知識產權的累積是分不開的。
創新無論成敗,其本質上就是一個大規模試錯的過程。在研發上花費了大量的成本,可能僅有極少量的成果能實現預期的價值。所以專利和知識產權的成果來之不易,對其進行保護就是保護創新。使用了他人的專利技術理應付出合理的費用,否則一邊使用著他人的技術專利,卻拒絕支付合理的專利授權費用,這也就形成了另一種專利流氓的模式。這種搭便車思維短期可能會起到作用,長期對企業發展不會有任何好處。
國產手機在出海的過程中只有持續創新,研發自己的專利、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才能有效的避免專利流氓的襲擊。同時也一定要學會尊重別人的專利技術和知識產權,正視知識產權在智能手機企業國際化道路上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在海外市場不斷發展壯大。遵守了游戲規則,市場競爭才會更加良性和有序,進而推動整個產業的持續創新和發展。
推薦閱讀
-
江蘇大學主辦第八屆三江知識產權論壇在鎮江舉辦
2021-06-30 ?40 次
-
湖南在我國專利獎金獎中奪得兩項
2021-06-30 ?47 次
-
專利支撐合肥顯示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2021-06-24 ?26 次
-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兩款創新藥獲批上市
2021-06-24 ?272 次